引用:
原帖由 Diamond 於 2014-7-18 10:21 發表 
看你寫到你不適應以後,我頓時也覺得這個做法 is a big no no.
我最近聽到了張惠妹的新專輯,一直想為什麼她沒有像蕭敬騰一樣,一手包辦所有的vocal parts.
這是男女歌手的不同嗎?還是是男創作歌手把他們自己跟別人區別開來的標識?
可能 live音樂聽多了,在古典樂或流行樂的合唱或重唱中,人聲的和聲基本上是「同步發生的藝術」,無論是二重唱、三重唱、四重唱,或是大合唱,應該是每一聲部都在現場,即時「聽」到別人的音頻音高,即時「調整」. 所以有人會說,在唱無伴奏的A cappellaca 時,當大家同時走音,但是彼此的聲音是和諧的,就不算走音. 在A cappellaca裡,「絕對音高」比「相對音高+聲音的和諧度」不重要,因為大家需要調整到彼此聲波相容相輔,就像陶喆老師說的,cheese 融化緊黏在牛肉上.
流行樂的自唱和聲作法,就是先錄好主vocal,其他的和聲音軌是戴上耳機,耳朵聽主vocal,嘴裡唱和聲聲部.
這樣子的話,只有一個聲部在做聲音上「調整與互動的努力」.理性上,我會覺得這種方式和同步和聲比,藝術層次差一點.
所以,會期待不同的人唱不同的聲部.
不過,我要說一句公道話,蕭老師自己錄的和聲在音色的變化上的確讓人嘆為觀止,不只一般常聽到的男真音音色或男假音音色,他也能唱許多不同個性情調的女聲音色.技藝非常精湛 ,仍然肯定他在和聲藝術上的努力.
[
本帖最後由 BluePoppy 於 2014-7-18 11:07 編輯 ]